1、产假劳动法规定的薪资发放标准是多少
产假期间,《劳动法》对于薪资的发放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,具体来讲:
1.保胎假期间,薪资应根据病假发放。这意味着,假如女职工因怀孕需要保胎休息,且能提供有资质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或病假单,其保胎休息期间的薪资待遇将根据病假处置。
2.产前假期间,薪资按职员以往每月实发薪资标准的80%发放。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,如工作许可,经本人申请、单位批准,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,享受这一待遇。
3.产假期间,女职工将领取生育津贴,其支付标准依据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。
4.在实行生育险社会统筹的区域,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薪资的规范支付;在未拓展生育险社会统筹的区域,则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,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薪资和物价补贴。
5.哺乳假期间,前六个半月薪资按职员以往每月实发薪资标准的80%发放,再延长期间则按七成发放。
2、产假薪资具体怎么样发放
法律快车提醒,产假薪资的发放详细步骤如下:
1.女职工在产假期间享受的生育津贴,是根据本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薪资来计发的。
比如,一个孕妇参保人上一年度的交费薪资是5000元,那样她在产假中可以享受的生育津贴就是5000元除以30天再乘以产假天数。这笔钱并不是由单位支付,而是由生育险基金负担。
2.对于缴纳了生育险的女职工,社保部门会发放生育津贴,此时单位不需要再另行发放薪资。
3.假如生育津贴低于女职工本人的薪资标准,差额部分应由单位补足。
4.对于未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生育险的单位,有关待遇将由单位承担
5.假如女职工在怀孕7个月以上,且工作许可的状况下,经本人申请、单位批准,还可以请产前假两个半月,单位应批准其休假,并根据职员以往每月实发薪资标准的八成发放薪资。
3、产假期间薪资有关法律
产假期间薪资的发放遭到有关法律的严格保护。依据《劳动法》及有关规定,女职工在产假期间享有与在岗期间相同的薪资待遇。保胎假、产前假、产假和哺乳假期间的薪资待遇均有明确的法律规定。
1.对于保胎假,应根据国家劳动总局保险福利司的有关规定实行,即女职工按计划生育怀孕,经过医师开据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,其保胎休息的时间应根据本单位实行的疾病待遇的规定办理。
2.对于产前假和产假,单位应根据职员以往每月实发薪资标准的肯定比率发放薪资,并确保生育津贴的发放符合有关规定。
3.对于哺乳假,单位同样应根据职员以往每月实发薪资标准的肯定比率发放薪资,直至哺乳假结束。
4.对于未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生育险的单位,有关法律也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,以确保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。